你現(xiàn)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環(huán)球農機>>
(推薦)
日本如何避免農業(yè)“增產不增收”
日本農業(yè)上有“豐作貧乏”的說法,意思與中國的“增產不增收”近似,就是說,由于農產品大豐收導致價格暴跌,結果農民的實際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日本農民在稻谷生產過程中曾多次發(fā)生過這種問題。為了保證農民收入穩(wěn)定,防止農產品供大于求,造成農民豐產不豐收的尷尬局面,日本政府制定了許多保擴農民利益的政策。
在這些保護政策中,“減反政策”(大米限產保價政策)**具有代表性。該政策的具體做法是,根據上一年的大米需求情況,制定當年的生產計劃,限制農戶種植稻谷。同時,為了彌補農戶限種稻谷造成的損失,日本政府必須向這些農產支付大致相當于被限制種植面積年產值的補助。2002年,日本用于限制稻谷生產的補貼就高達55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8元)。
用進口配額控制農產品進口數(shù)量
目前,日本農產品的平均自給率只有40%,在所有農產品中,只有大米自給有余。按常規(guī),日本其他農產品不應該出現(xiàn)過剩問題,但日本農業(yè)的高成本結構,導致農產品價格十分昂貴,在國際市場上毫無價格競爭力。政府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擴措施,國外價廉物美的農產品大量擁入也會導致日本農產品出現(xiàn)過剩問題。
在解決這個難題的過程中,日本政府經常同外國發(fā)生貿易沖突,采用進口配額限制和高關稅的方式來調控進口數(shù)量。日本對大米的進口限制是**具有代表性的。盡管美國一直對日本施壓,要求日本開放大米市場,但日本只同意每年發(fā)放國內大米消費總量3%到5%的進口配額。近年來,全球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高漲,日本只好采取了換湯不換藥的辦法, 同意開放大米市場,但將每公斤進口大米的平均關稅設定為351.17日元。
以美國為首的農產品出口國對日本的做法感到十分憤怒,但日本到現(xiàn)在還沒有要妥協(xié)的意思。2003年在東京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非正式部長級會議和世貿組織坎昆部長級會議上, 日本政府就堅決反對擴大重要項目的關稅配額和在農產品貿易關稅方面設立上限。
農民可以申請要求限制進口某種農產品
迫于國際社會的壓力以及日本國內農產品結構的調整,日本從1988年到1990年間相繼廢除了8種農產品進口配額。1991年,日本還取消了牛肉和柑橘的進口配額。為了確保日本農民利益,日本引進了“緊急進口限制”制度。這個制度規(guī)定,如果日本農民認為外國大量的農產品進口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就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限制進口申請。政府有關部門經調查認定農民的利益確實受到了損害,就可以通過大幅提高關稅等手段,限制外國農產品的進口。
2000年,日本農民認為中國產的大蔥、香菇和藺草大量進口損害了農民的利益,要求政府采取措施限制進口。結果日本政府決定從2001年4月23日開始對中國產的上述三項農產品臨時啟動緊急進口限制措施,從而引爆了中日兩國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戰(zhàn)。
日本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殘留農藥的檢驗標準,采取技木壁壘來限制外國農產品的進口,并規(guī)定進口農產品不得使用日本已經不使用的農藥。由于日本采取了高標準的技術壁壘,中國許多蔬菜被阻止在日本國門之外。
(信息來源:摘自《現(xiàn)代農業(yè)裝備》)
發(fā)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2:56:00 |點擊數(shù)()